top of page
24BS_全年精讀經卷_keynote.jpg

2024 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4.11.24

第十二週:傳十二8-14 後記|出於肺腑的勸勉!(2024年11月24-30日)

隨著年紀漸大,人生的閱歷越多,如果要您就「為誰生活為誰忙」做一個總結,您會如何評價自己的生活?您認為怎樣才算活得好?當《傳道書》到了尾聲,在討論生與死、生活的價值和與意義後,作者為傳道者的言論作最後的總結,到底,當時的人又如何看人生?面對生活各樣挑戰,作者有何忠告?

傳十二12「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的勸戒,反映了古人如何追求智慧?

根據考古研究的發現,在古代埃及或其他近東國家,箴言式、指導式的智慧文學,常被用於教導年輕人活出美善的人生,將他們塑造成有良好的品格、素養(包括技能、才幹、道德和宗教情操等),且能將這些理念和態度傳予後代的人。例如成書於主前三千年的蘇美爾智慧文學—《舒魯帕克箴言》,就是以父親對兒子作出,關於人生不同處境的勸戒來呈現。


在智慧文學傳承的過程中,教導者又會透過自身的經驗和體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增添內容、或是寫成新的著作,期望藉著這樣的累積不斷趨向更完美、全備的智慧。


然而,在傳道者經歷過同樣對智慧的追求之後,深深感受到這是一個「沒有窮盡」的過程,而血肉之軀在壽命、精力上的限制(即經文中的「身體疲倦」),亦不可能無止境地尋求智慧。因此,在肯定智慧的價值和重要性之餘,傳道者在最後提醒讀者,與其盲目追隨一個不可能達到的目標,在當下努力「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盡好「人當盡的本分」,才是真正智慧的選擇。

閱讀導引

虛空與珍惜:經過傳道者一番的觀察和論述,讓讀者不得不思想自己的人生——人生的限制、生活的無常、死亡的無奈、死後被遺忘⋯⋯所以,來到《傳道書》的尾聲,當作者要為全書作結,他再次道出傳道者對人生的體會:「虛空的虛空,全是虛空(十二8)。」


然而,《傳道書》是不就這樣完結?並非如此,作者,作者一方面稀奇生活的變幻無常、感嘆因果不一定對等的荒謬;但正因如此,作者指出傳道者反而因而悟出生活的智慧——正因為人生無常,人的焦點更應放在當下的抉擇上;正因死亡的無奈,人更應珍惜目前,趁還有一口氣,盡所能享受「能做」的時光。因為,上帝不單是創造的主,他更以自己的創造為美好。正如主耶穌所言:「⋯⋯你們想一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是怎麼長起來的:它也不勞動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些花的一朵呢(六28-29)!」即使花兒第二天便凋謝,但上主從來沒有奪去它綻放美麗的機會。


所以,作者最後以學習作為比喻:「⋯⋯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一方面,人要了解自己的限制,我們不能學盡所有知識;我們不能歷盡世界所有事。但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在人生中,認清自己「當盡的本分」,學習「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然後,放膽在「沒有窮盡」的知識裡,盡情體驗各種事物、享受人生各個階段、珍惜每個建立的關係。傳道者告訴我們,真正的智慧,就是知道無論人們的生命如何,是患難是蒙福,上主都在乎、上主都記念,我們只管盡情去活好自己那一份。

立志實踐

在總結中,傳道者以「著書」和「讀書」作為例子,再次說明人生種種,總會遊走和掙扎於「建立目標」和「未竟全功」之間。然而,我們可以做的,不是因著永遠不能抓住或洞悉所有而消極渡日,反而正因這種張力,我們學習帶著敬畏上帝和期盼轉變的心,盡情活好每一個人生階段。反思:若邀請您為自己的生命階段訂立一個小目標,您會如何朝這個目標進發?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