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5BS_全年精讀經卷_Keynote.jpg

2025 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5.3.30

第十三週:提前六20-21 結語|全力堅守所託付(2025年3月30-4月5日)

或許有信徒會問,教會除了每週日前來崇拜,以及舉辦一些聚會外,還有甚麼價值?原來,早在教會初期,教會的功能就不限於聚會。我們所指的教會,是一個分別出來的群體,透過信徒們彼此的關係,對生活的回應,展現出天國子民的特質。而更重要的是,教會也是一個承傳所信的地方,讓天國的福音,代代相傳。然而,如何持守這信,不致偏離所信,請看保羅對提摩太及以弗所信徒的最後囑咐。

提前六20中所用「託付」一詞,在當時有何特別的意義?

「託付」(παρακαταθήκην)一字在新約聖經中,僅出現於提摩太前後書中,在當時常用於指代存放於神廟的金錢和貴重物品。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古羅馬的神廟除了作為敬拜的場所,還兼具保管財物的功能。當時普遍相信盗賊會因懼怕褻瀆神明,而避免從神廟中偷竊,加上神廟一般都具備週全的護衛措施,很自然就成為了富人、商賈放心信託財寶的所在,神廟的祭司亦順理成章地肩負起保管託付的責任。例如以弗所的亞底米神廟,不僅提供存款服務,甚至運用積存的大量資產,向當地的企業和商人提供貸款,大大促進了城巿和週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由於以弗所人熟知「託付」的意義和重要性,保羅在提摩太前後書刻意用「託付」一字,來表達教會領袖是受託於信仰真理的保存與傳承,就像當時神廟的祭司受託保管貴重的財物一樣。因此,受託者必須以最謹慎、認真的態度持守託付,才不會因為「世俗的空談和那假冒知識的矛盾言論」而「偏離了信仰」。

閱讀導引

成為教會的看守人:來到全書的結尾,保羅勸勉提摩太「要持守所給你的託付(六20)」。他指出,作為教會的領袖,要像一個夾萬的看守人。看守人的職責,是讓自己時刻保持最好的狀態,讓所託付之物得以保存。保羅所指的託付,並非指世上的財富,而是指那些在教會「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以及「在好事上富足」的信徒(六11,18-19)。所以,這託付不單指教會的福音工作,更指到教會的真理教導、行政管理、領袖培育以及社區關懷。惟有教會同心,每一位信徒都立志成為稱職的看守人,我們的信才不會因「知識而偏離了信仰」,所託之信才能承傳下去。

立志實踐

正如「回到歷史」所言,保羅語重心長地勸勉提摩太「要持守所給你的託付(六20)」,從文化背景來看,是語帶雙關地囑咐提摩太要謹慎持守和傳承福音信仰和以弗所教會群體。最後,保羅以「願恩惠與你們同在(六21)」,說明他的勸勉對象既是提摩太,也是教會群體。

反思:縱觀整卷《提摩太前書》,經文都在鼓勵我們要以追求敬虔去忠於純正的福音信仰,與教會群體中的不同成員彼此配搭、見證所信,這是防避「世俗空談」和「假冒知識」最好的屬靈武器。試分享你願意參與在教會的什麼部份,與教會一起同心合力成為福音信仰的看守人?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 faithchurchmo_ig
  •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頻道
  • White Facebook Icon

@2025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聲明:本堂執事會有權刪改本網頁任何內容

本網站(或頁面)的文字允許在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協議和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下修改和再使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