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5.3.16
回主頁|一月:提摩太前書・壹|二月:提摩太前書・貮|三月:提摩太前書・叁|
四月:提摩太後書・壹|五月:提摩太後書・貮|六月:提多書・貮|
第九週:提前四1-5 職責|惡僕的偽善謊言(2025年3月2-8日)
第十週:提前四6-16 職責|善僕的敬虔榜樣(2025年3月9-15日)
第十一週:提前五1-六2 職責|善僕敬虔的實踐(2025年3月16-22日)
第十二週:提前六3-19 職責|繼續那美好的仗(2025年3月23-29日)
第十一週:提前五1-六2 職責|善僕敬虔的實踐(2025年3月16-22日)
如果基督徒的敬虔只流於儀式或熟練經文上,或許只能夠表達出對信仰的執著和熱誠。但使徒保羅卻指出,敬虔生活的焦點不在乎禮儀是否正宗,參與聚會是否夠熱情;而是在具體的生活上,包括待人接物、處人處事 上,按主的心意、帶著主耶穌的心腸,作出正義的抉擇。這樣,對上帝敬虔才不淪為抽象,人也因此認識教會背後的主。
為何提前五3-16要用大量的篇幅,來處理關於教會中寡婦的事宜?
在第一世紀的時代裡,由於從軍參戰、行商遇險、罹患疫病等等的因素,男性早於青壯年離世的情況並不罕見,社會上大量的年輕寡婦因此被留下(根據學者的研究,當時成年女性中一度高達30%是寡婦)。由於古代社會環境不利於女性獨自營生,這些寡婦除了極少數有充足的家業與遺產,大部份都只能依賴已成年的兒子供養,或是在條件許可下選擇再婚。至於那些沒有成年子嗣、以及不具備條件或不願再婚的寡婦,則只能成為貧窮與無助的弱勢群體。
因此,在教會資源有限,但寡居的女信徒為數不少的情況下,要既能體現愛心又不會引發紛爭和混亂,就必須有一定的共識和準則,明確各自的角色和責任。其中包括了設立登記的制度,區分真正需要幫助者的標準,又提醒女信徒有著救濟寡居親屬的責任,而受助者則不應遊手好閒,要「竭力行各樣善事」等等。
閱讀導引
憐憫的實踐:保羅在信中不但勉勵提摩太,也提醒以弗所教會眾信徒,正如我們剛才所述,寡婦在當時社會是弱勢群體,他們不但要求存,有時甚至要養育兒女。所以,作為教會——屬靈的群體,理應接納並扶助他們,並給予相當的尊重;作為無靠的寡婦,透過教會得著安慰,並因此學習仰賴上主。然而,保羅認為,家庭亦有他們應有的責任,若寡婦有可照顧的家人,理應將這責任交付他們,這不單為了教會善用資源,也為了讓家人實踐敬虔、忠於所信(五8)。以致信徒憐憫的實踐,不致流於表面、標榜個人的愛心;而是合情合理、踏實地踐行出來。
事奉的實踐:除此以外,在教會的生活上,敬虔的表達也需要三方面的平衡。作為信徒,要善待事奉者,對於長期委身的教會領袖,要給予應當的敬重,不輕易批評教會的領袖;作為事奉者,要避免犯罪,保持自己的聖潔;而作為牧者,則以身作則,處事要盡量公平,小心選擇合適的領袖,不同流合污、不急於判斷,因為人所作的善事與惡事,主總會將它顯明出來。
工作的實踐:同樣道理,在工作層面,古羅馬有階級制度,在當時的社會,奴隸階層仍然存在。使徒保羅並非要推翻一切社會的制度,然而,他指出,在現有的社會制度下,基督徒仍然能夠活出敬虔。作為奴僕,學習使主人得尊榮,以忠心作主美好的見證;但作為主人,當與成為奴僕的信徒相處,要視他們為弟兄姊妹,並且作教會彼此服侍。以這個態度表達敬虔。
立志實踐
在保羅的觀念中,他十分重視透過教會共識的規則,去培養全教會的德性和敬虔。而要遵守共同守則,就要群體中的各成員一同學習縮小自己。在第五章中,保羅以三個例子去說明之:一、在寡婦接濟制度中,保羅既要求教會要接濟有需要的寡婦,同時也要求受助者要「竭力行各樣善事」(五3-16);二、保羅要求會眾善待事奉者,同時也要求提摩太及教會領袖要避免犯罪、「保守自己純潔」(五17-25);三、保羅明言雖然主人和奴僕在基督裡已無高低之別,但這卻絕不是奴僕放大自己、「輕看」主人的原因,為僕的反倒要更竭力尊敬和服侍他們在肉身上的主人,讓神的名得榮耀(六1-2)。
反思:試分享在今天這個「個人主義」盛行的時代中,在教會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我們能如何實踐保羅提倡的這種群體倫理?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