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5BS_全年精讀經卷_Keynote.jpg

2025 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5.10.19

第七週:箴三13-20 囑咐|智慧的非凡價值(2025年10月19-25日)

人常說:「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句話反映出現實生活的無奈——在世上過於聰明,未必帶來幸福,甚至可能惹來災禍。但《聖經》所說的「智慧」卻不同於世俗的聰明,它不是機巧或權謀,而是從敬畏上主而生的洞見。箴言三章13至20節告訴我們,真正的智慧帶來平安、生命與創造的秩序。讓我們思想:擁有這屬天的智慧,對我們的信仰人生有何意義?

箴三19-20講述上帝以「智慧」和「聰明」創造世界,這樣的觀念與當時的鄰近文化有何異同?

在古代的中近東文化中,普遍認為世界是由「上天、下地、深淵」所構成。然而,對於自然界的秩序如何確立,以色列與其鄰近的國家、民族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

當時大多數神話體系和創世傳說中,世界的秩序通常透過眾神之間的爭鬥而確立。例如古巴比倫創世史詩《埃努瑪·埃利什》,就講述了馬爾杜克(巴比倫的主神)將提阿瑪特(海洋或深淵之神)擊敗,並將其身體分裂開來,形成了「天」與「地」。而烏加列文獻《巴力史詩》中,則載有風暴之神巴力與海神雅姆為爭奪眾神之王的地位而戰,最終由巴力獲勝,並在其宮殿中敞開窗戶、降下甘霖以彰顯王權。​​

​相對於這些神話傳說,聖經明確指出獨一的上帝以智慧創造萬物、使世界有序。因此,不同於一般古代近東的「智慧文學」,《箴言》所述說的「智慧」不是人類發明的成果、也不僅是一種生活技巧,更上帝創造世界的原則。當人順服智慧、也就是順服上帝創造的秩序,生命自然安穩昌盛。再一次印證「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這個最重要的總綱。

閱讀導引

不能錯過的智慧:《箴言》三章13至18節描繪了一幅得智慧之人的福氣圖像。作者指出,得智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智慧比金銀珍寶更寶貴。世人以財富為安全感,但箴言提醒我們,真正的保障不在財物,而在從上主而來的智慧。這智慧能帶來生命的「長久」與「平安」,使人的生命在質量與數量上都得以提升。經文以詩意的語言描寫智慧的影響:「她的道是安樂,她的路全是平安(三17)。」,暗示得著智慧的人,無論身在何處,都能活在如伊甸般的和諧與滿足之中。然而,作者也強調,這智慧並非自動臨到人身上;它需要我們主動地尋索、發現,並且「持守」與「持定」她。智慧是一段持續的關係,是人與上帝同行、每日學習與實踐的結果。

認識上帝的智慧:《箴言》三章19至20節指出,智慧的源頭並非人類的經驗或理性,而是出於上帝自己。經文說:「耶和華以智慧奠立地基,以聰明鋪設諸天,以知識使深淵裂開,使天空滴下甘露(三19-20)。」作者藉創造的意象,說明上帝的創造並非偶然,而是智慧的傑作。天地的穩固與雨露的循環,都彰顯上主的秩序與恩典。在這裡,作者提醒讀者:人若渴望得著智慧,必須回到智慧的源頭——那位以智慧創造萬有的上帝。人類的聰明有限,而上主的智慧則維繫天地萬物的和諧與生命的延續。這也呼應《箴言》的總綱:「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一7)。」真正的智慧,不是掌握世界的技巧,而是認識那位創造世界的主,並在敬畏祂的心中學會謙卑與順服。

立志實踐

《箴》三13-20指出,得「智慧」的,「這人有福了(三13)/必定蒙福(三18)」。這福比「銀子」和「金子」(三14)更好、「比寶石更寶貴(三15)」,能帶來真正的「安樂」與「平安」(三17),跟這世界告訴我們的「福」大相逕庭。


反思:您現階段的人生中,竭力追求的是什麼?如何在努力經營人生中,同時也獲得「安樂」與「平安」?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 faithchurchmo_ig
  •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頻道
  • White Facebook Icon

@2025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聲明:本堂執事會有權刪改本網頁任何內容

本網站(或頁面)的文字允許在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協議和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下修改和再使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