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5BS_全年精讀經卷_Keynote.jpg

2025 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5.9.28

回主頁九月:箴言・壹十月:箴言・貮|十一月:箴言・叁十二月:箴言・肆

第一週:導論|誰是智慧人?(2025年9月7-13日)

第二週:箴一1-7 前言|為何要明白箴言?(2025年9月14-20日)

第三週:箴一8-19 呼籲|不要被行惡吸引(2025年9月21-27日)

第四週:箴一20-33 呼籲|只要被智慧吸引(2025年9月28-10月4日)

第四週:箴一20-33 呼籲|只要被智慧吸引(2025年9月28-10月4日)

人往往希望找到一條必勝的道路,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大的收穫。然而,《箴言》並不是為人編寫保證成功的公式,而是教導我們如何作出正確的抉擇,好在紛亂的世界中保持方向,活出天國子民的身份。它不會讓人瞬間改變,但當我們願意聆聽、跟隨其中的教導,便能逐漸體會箇中的智慧,為生命帶來更新與盼望。

《箴言》一22-33將「智慧」以擬人的方式呈現,這種寫作手法有何特別用意?

將「智慧」比擬成人的寫作手法,是古代中近東「智慧文學」所共有的特色。例如蘇美爾、阿卡德和巴比倫神話中的恩基(Enki)、古埃及神話中的托特(Thoth)、以及美索不達米亞神話的女神伊南娜(Inanna),都被描繪成智慧的化身。這些角色往往作為神與人之間的媒介,透過其口將神明的旨意和引導、也就是「智慧之道」傳授給人類。

因此,《箴言》沿用擬人法來呈現「智慧」,既是當時讀者所熟悉且容易接受的方式,更可將抽象的「智慧」觀念具體地表達出來。最重要的是要藉此指出,「智慧」不僅是世人所追求,一種令自己活得更好的能力。而是上帝主動要向人揭示,如何正確地走在「公義、公平和正直」的道路上,呼籲讀者作出「敬畏耶和華」、順服上帝引領的選擇。

閱讀導引

聲嘶力竭的呼籲:《箴言》一章20-23節把「智慧」描繪成一個活生生的人,他走進街頭巷尾,高聲呼喊,向世人發出公開的邀請。這幅圖畫表明,智慧不是隱藏的秘密,也不是少數人才有資格獲得的特權,而是主動臨到人群中,呼籲人選擇走正直之路。相反,愚昧人卻恨惡智慧,抗拒訓誨,自以為聰明,最終只會陷入愚昧與敗壞。作者藉此提醒讀者,獲得智慧的關鍵,並不在於比拼誰的智商更高,或積累多少學識,而在於是否願意以敬畏耶和華的心,選擇順服祂的引導。只要人有心在主的教導下過信仰生活,智慧就會「急不及待」地臨到,幫助我們不隨從愚昧人,而是走在生命與公義的道路上。這是一份開放的邀請,等待每一個人回應。

必然衰敗的忠告:《箴言》一章24-31節指出,智慧曾多次伸手呼喚,卻有人執意拒絕;她曾熱切勸戒,卻有人不願聆聽。這些人選擇放棄挽回的機會,固守愚昧的道路。結果是,他們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承擔沉重的代價。經文描述,當災禍臨到、恐懼如暴風襲擊時,那些人呼求智慧,卻已得不到回應。因為問題並不在於智慧不願幫助,而在於他們自己長期抗拒、輕視,甚至藐視上帝的訓誨。這段經文清楚揭示一個屬靈原則——拒絕智慧,就是選擇自食其果。人若隨從己意,不敬畏耶和華,最終要承受自己行徑帶來的結局。這呼聲不是無關痛癢的勸告,而是關乎生命的選擇。若要避免步入愚昧的網羅,就要及早聽從,謙卑接受上帝的引導。

結局全在於選擇:《箴言》一章32-33節以生與死的對比作結,重申人必須作出抉擇。首先,經文指出「愚蒙人背道,害死自己⋯⋯」愚昧並不只是缺乏知識,而是選擇過一種背離上帝道路的生活。這樣的生命最終會導向毀滅。相反,「惟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智慧人的特徵在於樂意接受上帝的教導,讓祂的話語引導日常抉擇。雖然從外表看,愚昧與智慧的人在平常生活中似乎沒有太大分別,甚至愚昧人有時看來更暫時得利,但隨着時間的流逝,特別在面對困境、危機或挑戰時,不同的選擇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後果。愚昧終結於失敗與滅亡,而智慧卻帶來平安與保障。作者藉此提醒讀者,智慧並非抽象理論,而是關乎生死的選擇:敬畏耶和華,就能安穩活在祂的保守之中。

立志實踐

正如「閱讀導引」所言,《箴》一20-33把「智慧」擬人化,並且以人對智慧呼喚的長期拒絕,帶出:一、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後天選擇的;二、智慧不是即時的,而是積累的。拒絕智慧,隨己意行的結局便是「害死自己,⋯⋯自取滅亡。惟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寧靜,不怕災禍。(一32-33)」


反思: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試過因長久不聽勸告而遇上困難的經驗嗎?我們可如何辨識上帝的智慧而言?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 faithchurchmo_ig
  •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頻道
  • White Facebook Icon

@2025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聲明:本堂執事會有權刪改本網頁任何內容

本網站(或頁面)的文字允許在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協議和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下修改和再使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