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4BS_全年精讀經卷_keynote.jpg

2024 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4.5.5

第十四週:弗四1-6 呼籲|合一的原因(2024年5月5-11日)

為甚麼教會總要強調「合一」?對於活在現今世代的人來說,尋求一致並非主流;相反,顯出自己的獨特牲、劃定自己生活的風格、走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路,才是我們大部份的期望,即使在教會,這情況也不例外。長久以來我都相信,《聖經》所說的合一並非像「倒模」,人人必須一式一樣;使徒彼得和使徒保羅是截止不同的人,但主同樣使用,他們亦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表達敬虔。然而,這不代表信徒們就按自己的心意各行各路,正因為信徒的不同特質,才有合一的可能,這也是教會最奇妙的合一見證。

弗四1說「行事為人就要與你們所蒙的呼召相稱」,是要讓當時的讀者明白一個怎樣的概念?

「相稱」(希臘文:ἀξίως)一詞的字源有「重量相同」或「價值對等」的意思,引申用作形容一個人的表現與其身份「相稱」或「合宜」。例如考古發現第一世紀前後的碑文,在不少關於祭司被選立的記錄當中,都有「……他是合宜地(ἀξίως)成為祭司」的宣告,證明當事人符合被授予祭司身份的資格。

然而,當時亦有另一種可能,是被授予身份的人尚未符合資格。例如一個人可以在出生之時,就世襲獲得羅馬公民、甚至是貴族的身份。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在成長過程中,透過持續的學習和操練,從而使到自己的表現與獲得的身份「相稱」。

保羅寫下「行事為人就要與你們所蒙的呼召相稱」的勸勉,正是要讓讀者明白每一個信主之人,都像後者的情況,既然已經蒙恩召成為基督徒,就應該對與此身份相稱的「行事為人」有所追求(希臘文:περιπατέω,原意是「在人前行走」,引申為「生活表現」之意」),即是在生活中學習、操練彼此合一。

閱讀導引

合一乃回應呼召的主:來第四至第六章,來到保羅對信仰實踐的教導,他一開始便說:「⋯⋯行事為人就要與你們所蒙的呼召相稱(四1)。」這可以說是基督徒最重要的實踐目標:無論做甚麼,都要配得上我們所蒙的呼召,包括主給予我們的恩典和門徒的身份。到底?怎樣做才算得上「相稱」?保羅進一步說明,我們這個屬靈群體,要透過「⋯⋯以和平彼此聯繫,竭力保持聖靈所賜的合一」,來回應主的呼召。保羅強調,人如何知道在教會中有上帝?就是靠一群分別出來的信徒,信徒如何被分別出來?就是靠他們彼此和睦的關係,讓人看見聖靈的工作,以致認識教會背後的上帝。 

 

合一乃彰顯獨一的主:當然,保羅屢次強調教會的合一,是因為要不同特質的人連結起來,原本就是極難的工程。保羅為何一開始勸信徒「凡事要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四2)」?自然是因為,信徒之間即使大家都深信上帝,不代表彼此間沒有矛盾。為此,保羅希望信徒們能夠視這磨合的過程,建立合一見證所必經的歷程。惟有具備不同特質的信徒,排除萬難地邁向合一,才能說明我們所信的主,乃獨一的真神。保羅以七個「一」,說明我們信仰的特質,並勸信徒們要努力持守這合一的目標,教會群體才會漸趨成熟,才能見證獨一的主。

立志實踐

正如「簡介」所言,《聖經》所說的合一並非統一,不須人人都一式一樣,而是在不同的個體差異之中,讓那位「超越萬有之上,貫通萬有,在萬有之中(四6)」的獨一上帝把教會群體連繫在一起。在教會生活的真實場景中,不同肢體之間透過實踐「凡事要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四2)」,慢慢學習看見和欣賞跟自己不同的他者的優點,最終為要讓上帝在教會中得著榮耀。反思:在教會生活中與人互動,你發現自己有什麼長處與限制?你如何跟與你不一樣的肢體互相補足?試分享一次美好的經驗,彼此勉勵。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