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4.3.24
第五週:弗一15-23 感恩|具超越性的指望(2024年3月3-9日)
第六週:弗二1-7 感恩|罪惡之子被憐憫(2024年3月10-16日)
第七週:弗二8-10 感恩|壓倒性的上帝恩(2024年3月17-23日)
第八週:弗二11-13 感恩|從前被棄與被拒(2024年3月24-30日)
第九週:弗二14-22 感恩|如今連結成聖殿(2024年3月31-4月6日)
第八週:弗二11-13 感恩|從前被棄與被拒(2024年3月24-30日)
不知道小時候有沒有這個經驗,過去由於沒太多朋友,雖然課後同學們都會留在校園遊玩,自己卻不敢參與其中,只選擇悄悄回家;直至有天放學,其中一位同學拉著我,說我是否願意留下來、跟他們一起玩耍。這種原本無份於某個群體,後來卻被邀請加入的經驗,似乎也是初代教會信徒、信主並一起建立教會時的體驗。到㡳,這些體驗對他們將來信仰的路有何幫助?讓我們先進入到經文當中。
弗二11提及「沒受割禮的」和「受割禮的人」兩個概念,
在當時的文化中分別代表甚麼意思?
在猶太人的傳統之中,「割禮」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宗教儀式,更是區分「猶太人」與「外邦人」的重要界線。在《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中,「沒受割禮的」(希臘文:ἀκροβυστία)一詞被用於這段經文的翻譯:「⋯⋯對他們說:『我們不能做這樣的事,把我們的妹妹嫁給沒有受割禮的人為妻,因為那是我們的羞恥⋯⋯』」(創卅四14)可以明顯見到猶太人不僅視「沒受割禮的」為非我族類,更有恥於與他們為伍的貶意存在。
到了兩約中間時期,部分猶太人為了更好地融入希臘化的社會,甚至不惜除去割禮的痕跡,根據次經《馬加比一書》的記載,這樣的猶太人同樣被視為與外邦人一樣,歸入與聖約無關的「沒受割禮的」群體:「⋯⋯並且為自己除去割禮的痕跡,離棄了聖約,與外邦人同流合污,幹盡壞事。」
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中,重提過去猶太人自認為是「受割禮的人」、是上帝的選民,將外邦人蔑視為「沒受割禮的」、是遠離上帝的人,兩個群體原本沒有任何相容的可能性,但耶穌基督的救恩卻打破了這個限制,讓外邦人得以與猶太人一同親近上帝。
閱讀導引
從前與現今:保羅強調,體驗天國的豐富,並不只是未來期盼的事,自信主耶穌起,凡跟隨基督的都是屬上帝的人,聖靈的工作一直在信徒身上發生作用。然而,作為外邦信徒,今天所擁有屬天的身份,並非與生俱來的;他們原本是「沒受割禮的人」,保羅並非要求保徒要受割禮,這是從前以色列人對所有外族人的統稱,說明他們是不認識上帝、沒有律法,且注定滅亡的人。但主的救恩卻成為他們人生旅程的轉捩點,靠主恩,當下一切都改變了!
在基督外與在基督裡:保羅指出,這個改變最大的影響是來自群體。原本,作為外邦人,他們敬拜異教偶像,對於基督臨世預言,以及祂在地上所作的一切事,完全沒有關係。故此,他們與天國的群體毫無關係,甚至與上帝為敵。如今,他們因基督的救贖,不但有永生的盼望,他們更被圈在基督的群體裡,與其他信徒一樣,在基督裡成為同一國、同一身份的人。由於上帝的豐富盡在基督裡,所以,外邦信徒因此享有上主一切的豐盛。
遠離與親近:最後,保羅告訴信徒,基督的救恩,不但改變他們的身份,成為在基督裡的自己人,更有著新的關係;從前,天國群體與他們無關,彼此各自生活。但如今,因猶太人以及外邦人一同在基督裡成為天國子民,所以,兩者的關係就完全不同,既不像從前,就不應繼續保持疏遠的距離,而是嘗試突破自我的限制,逐步學習如何在不同文化和習慣中、一同事奉主。因為,這不只是「名義上」的關係,在基督裡我們已變為家人了。
立志實踐
保羅告訴外邦信徒,他們因信最大的改變,是與上帝和好。而這關係的改變,並非只是身份的轉變,他們整個人生帶來即時的改變;不但在基督裡,與眾聖徒一同成為天國子民,從此與其他信仰連結起來,透過教會的生活,活出合一的見證。反思:今天,我們有否為自己得以在基督裡、成為天國子民的一份子感恩?我們的教會生活,有哪些地方活出合一的見證?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