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3.10.22
前言|回主頁|二二年一月《以斯拉記》|二月《尼希米記》|三月《撒迦利亞書》|四月《哈該書》《瑪拉基書》|五、六月《路加福音》|七、八月《使徒行傳》|九月《羅馬書》|十月《希伯來書》|十一月《啟示錄》-上|十二月《啟示錄》-中|二三年一月《啟示錄》-下|二月《利未記》一|三月《利未記》二|四月《利未記》三|五月《詩篇・卷一》壹|六月《詩篇・卷一》貮|七月《詩篇・卷一》叁|《詩篇・卷一》肆|《約翰福音》壹
十月精選《約翰福音》貮 每週閱讀內容
第五週:約四43-五18 第二、三個記號上|新生的機會(2023年10月1-7日)
第六週:約五19-47 第二、三個記號下|上帝的兒子(2023年10月8-14日)
第七週:約六1-71 第四、五個記號|嗎哪與紅海(2023年10月15-21日)
第八週:約七1-八59 世界的光|相信與拒絕(2023年10月22-28日)

第八週:約七1-八59 世界的光|相信與拒絕(2023年10月22-28日)
有沒有試過明明做了許多事情,別人卻「視而不見」?即使我們有敏銳的觸覺、有分辦是非的能力,然而,當我們滿足於約定俗成的傳統和觀念、面對不願接受的真相、迎接難以誇越的挑戰時,就算明知真相或困難近在咫尺,有些時候,我們也會不自覺、甚至選擇「視而不見」。事實上,當主耶穌在世的日子,儘管祂如何流露出上帝的智慧和神性,並且指出當時猶太人信仰的問題,猶太領袖們同樣「視而不見」,這似乎也是《約翰福音》作者想向信徒表達的。不過,與此同時,作者也勉勵當時的人:「⋯⋯我(主耶穌)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必不在黑暗裏走,卻要得著生命的光(八12)。」這不但提醒當時的信徒,惟有靠主才能「看見」主的同在和作為;也勉勵他們,要離開黑暗,選擇真光。

從《約翰福音》第七章記載耶穌和兄弟們的對話中,反映當時人們對救主存有怎樣的期待?
隨著主前63年羅馬再次征服猶大地區,哈斯摩尼王朝被希律王朝所取代,猶太人將僅存的復國希望,寄託於下一位有能力的領袖出現。因此,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中,屢次有律法教師和法利賽人,試圖帶領猶太人維護自身的宗教傳統、以及反抗掌權者不公平的統治。例如約主前20年的拉比希列和煞買廣納門生、解釋及教導律法,讓猶太人得以謹守遵行;主前4年有法利賽教師馬他提亞和猶大,帶領學生反抗希律的管治;主後6年加利利人猶大聯同法利賽人撒督,鼓動百姓抵制羅馬政府為徵稅而進行的人口普查等等。
舉凡上述的猶太宗教領袖,為了最大化他們對群眾的影響力,往往會選擇在三大朝聖節期(逾越節、住棚節、五旬節),前往百姓聚集過節的耶路撒冷,公開宣講他們的主張和學說,藉此招攬更多的追隨者。在《約翰福音》第七章中,耶穌的兄弟們在「住棚節近了」的時候,提出「你離開這裏上猶太去吧,好讓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做的事」正好說明了不僅百姓沒有真正認識耶穌,連與耶穌關係密切的兄弟們,他們心目中的耶穌與一般的宗教領袖也無分別,難怪作者亦發出「原來連他的兄弟們也不信他」的感慨。

-
全然視而不見:進入經文,首先視而不見的,是主耶穌肉身的弟弟們。他們雖然從小跟著主生活,見祂行過無數神蹟、聽祂講過各種教導。然而,他們始終看不見耶穌就是上帝,他們或以為耶穌應該趁著過節,現身猶太地區,才會更受歡迎,但他們不明白主要做這些事,並非要得到掌聲,相反,猶太人因祂的教會,加深對祂的恨意(七1-9)。另外,過節的猶太群眾,即使知道甚至見過主耶穌的言行,也不知道祂是誰(七10-13);當耶穌在聖殿教導人《聖經》,猶太人的焦點竟不在於主的知識和教導,而是質詢祂為甚麼掌握這麼多,他們明明可以從主的教導裡認出上帝,卻視而不見,只按自己傳統的觀念去否定主耶穌,最終他們選擇拒絕接納主,也無法知道上帝的心意。
-
真光使人重見:那麼,是否所有人都視而不見,拒絕主耶穌的教導和拯救?不是的。根據《約翰福音》的作者指出,雖然不少猶太人嫌棄主耶穌的教導,但亦有不少人,因主所行的而相信祂是基督(七31),甚至不惜引來爭論和決裂(七43),包括當初與耶穌對話的尼哥德慕(七50-51)。而主耶穌來到世上,就是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份,祂不但指出自己高於摩西、律法亦是以祂為中心(七14-24),主更有赦罪的權柄(八11)。然而,能惟有信靠主,才能得知上帝的工作,發現主就在他們中間。主耶穌說:「⋯⋯我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必不在黑暗裏走,卻要得著生命的光(八12)。」祂就像漆黑街道上的光芒一樣,信祂的人就能走上跟隨上帝的道路,就像當時猶太人過住棚節所記念的一樣,上帝曾以火柱,在曠野照亮他們,引領他們離開埃及,走進應許之地。

-
正如本週「簡介」所言,人因著自己的成長背景、生活環境、信仰經歷等因素,總會有一些預設的價值偏向(bias)。然而,重要的是,當我們認識主耶穌後,是否願意保持一顆謙卑的心,向祂開放,不斷被主光照,被祂調整我們的生命和生活。正如《約》八12,耶穌說:「⋯⋯我就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必不在黑暗裏走,卻要得著生命的光。」被主光照和調整,不單發生在決志信主之時,同樣會不斷發生在我們「跟從」祂的道路上。 反思:您認識自己嗎?您覺得自己有什麼方面是較為根深蒂固的思想或行為,是需要被主光照和調整的呢?試跟組員分享並彼此勉勵。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