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2BS_2023全年限定經卷_Web.jpg

2023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3.10.1

前言二二年一月《以斯拉記》二月《尼希米記》|三月《撒迦利亞書》|四月《哈該書》《瑪拉基書》五、六月《路加福音》七、八月《使徒行傳》九月《羅馬書》十月《希伯來書》十一月《啟示錄》-上十二月《啟示錄》-中二三年一月《啟示錄》-下二月《利未記》一三月《利未記》二四月《利未記》三五月《詩篇・卷一》壹六月《詩篇・卷一》貮七月《詩篇・卷一》叁《詩篇・卷一》肆《約翰福音》壹

 

十月精選《約翰福音》貮 每週閱讀內容

第五週:約四43-五18 第二、三個記號上|新生的機會(2023年10月1-7日)

六週:約五19-47 第二、三個記號下|上帝的兒子(2023年10月8-14日)

第七週:約六1-71 第四、五個記號|嗎哪與紅海(2023年10月15-21日)

第八週:約七1-八59 世界的光|相信與拒絕(2023年10月22-28日)

第九週:約九1-41 第六個記號|看見與眼瞎(2023年10月29-11月4日)

icon_para.jpg

第五週:約四43-五18 第二、三個記號上|新生的機會(2023年10月1-7日)

當我們遇上生活的困難、人生的低谷時,我們會找誰求助?當《約翰福音》記述主耶穌透過施行第一個「神蹟」,人們便以此「記號」,聯想起祂屬天的身份。接著,作者一連記載主兩件神蹟;一方面,這些奇事皆揭露主耶穌的「神性」,讓原本求助無門的人得到拯救和出路。另一方面,主耶穌不但透過神蹟要顯出祂的榮耀,更進一步期待看見祂神蹟、嘗過祂拯救的人,因信靠祂生命得到改變。

icon_history.jpg

《約翰福音》第四和第五章所記載的兩個神蹟,都是關於耶穌醫治病人,「治病」的神蹟在當時有何特別的意義?​​​

在醫學知識極為有限的古代社會中,疾病並非一個只關乎健康層面的問題。即使在第一世紀的羅馬帝國,已有專職的醫生執業,但對於絕大多數的疾病,往往都無法通過診斷來找到準確的病因,各種不同的病症只能以「病了」( ἀσθενέω,「虛弱」的意思)來統稱之,「患病」在普羅大眾的心目中,是一件神秘的、難以解釋的事情。
 

基於以上的情況,既然醫生無法作出對症下藥的治療,大部分病人會轉而求助於信仰的力量,無論是訪尋能行神蹟奇事之人(例如第四章所記載的大臣)、或是寄望於傳說的超自然療法(例如第五章所記載畢士大池旁的病人),都是當時人們習以為常的做法。《約翰福音》透過耶穌兩次治好病人的事件,正是要說明與其將得救的盼望,建立在虛無飄渺、道聽途說的神秘力量之上,道成肉身、確實地帶來拯救的耶穌更值得我們信靠和跟隨。
 

icon_word.jpg
  1. 沒有給予別的拯救:《約翰福音》一共記載了主耶穌所施行的七個「神蹟」,以此成為上帝的「記號」。經過在迦拿婚宴、將水變為酒的神蹟後,到了第四章結尾,作者一連記載主耶穌施行的兩個神蹟,並於第五章進一步說明祂上帝兒子的身份,並呼籲人相信接受祂的拯救。

    在主所行的第二及第三個神蹟中,我們發現施行神蹟的對象均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四出求助,為了得到及時的拯救。第一位是迦拿的大臣(βασιλικός, basilikos;直譯為屬於王的),相信是位說希臘語的外邦人;他大概不認識主耶穌,也未必是猶太教徒;但只要有機會救回他患病的兒子,他便立刻前來尋求主的救助(四46)。另一位,是個患病超卅八年的病人,每天只求被抬到畢士大池旁,期望透過池水得醫治的傳說能實現。


    事實上,他們都無法從其他地方能得幫助,大臣在找到主以前,都只是不斷撲空;長期病患的人,不斷期待不會實現的傳說。然而,當他們與主耶穌相遇,便得到拯救。大臣既因著信,兒子立即痊癒;那患病的人也因主的話立即恢復健康,起來行走。
     

  2. 神蹟後的光暗抉擇:不過,主耶穌向人施行神蹟的目的,不但解救他們即時的難關,更期望他們生命得改變。即使大臣並非猶太人,當他相信主耶穌的話,照祂的吩附回去,他便經歷上帝的醫治,這大臣不但相信主,更祝福家人,使全家一起相信主耶穌,他們的生命從此不一樣。

    相反,那位患病卅八年的人,過去他長留在聖城,在聖殿附近的淨身池旁,仰賴那個不可能實現的傳說;如今,雖然主耶穌主動醫治他,可是,他不但沒有存感激的心,卻仍然受制於猶太宗教領袖的固有觀念下。經文沒有提到他對自己得醫治感到雀躍,反而,卻記載他配合猶太人的調查,最終向他們告發主耶穌。

    作者記述這些事,正對應第三章的總結:「父愛子,已把萬有交在他手裏。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到永生,而且上帝的憤怒常在他身上(三35-36)。」即使有人經歷神蹟,亦不會因此跟隨主,甚至拒絕主耶穌的改變,寧願維持原有的生活。
     

icon_walk.jpg
  1. 正如「閱讀導引」所言,《約翰福音》記載的第二和第三個神蹟都是跟「醫治」有關的,兩者的分別在於 — 在第二個神蹟中,很可能是外邦人的迦拿大臣在其兒子得醫治後,自己與家人皆願意選擇相信主(四53),步向光明;相反,第三個神蹟的那位猶太病人,在病得醫治後非但沒有歸榮耀予神,更加向反對耶穌的猶太領袖告發耶穌(五15),繼續活在黑暗裡。反思:主讓我們經歷祂的幫助和拯救,是要我們的生命得著改變,從此行走在光明中。你願意立志在生命或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為主作出改變與堅持,從而見證主的奇妙作為?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