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2BS_2023全年限定經卷_Web.jpg

2023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3.6.25

前言回主二二年一月《以斯拉記》二月《尼希米記》|三月《撒迦利亞書》|四月《哈該書》《瑪拉基書》五、六月《路加福音》七、八月《使徒行傳》九月《羅馬書》十月《希伯來書》十一月《啟示錄》-上十二月《啟示錄》-中二三年一月《啟示錄》-下二月《利未記》一三月《利未記》二四月《利未記》三五月《詩篇・卷一》壹

六月精選《詩篇・卷一》貮 每週閱讀內容

第五週:詩十五及廿四 朝聖|朝見主居所的條件(2023年6月4-10日)
第六週:詩十六及廿三 信靠|以主成為永久保障(2023年6月11-17日)
第七週:詩十七及廿二 哀求|持守公義信得拯救(2023年6月18-24日)
第八週:詩十八及二十至廿一 君王|王者歸榮耀與上主(2023年6月25-7月1日)

icon_para.jpg

第八週:詩十八及二十至廿一 君王|王者歸榮耀與上主(2023年6月25-7月1日)

《詩篇》第十八篇及二十至廿一篇,被歸類為「君王詩」,這歸類的意思,並非要強調上帝有君王的氣派和權柄,也不是要說明主對君王的準則與期望。「君王詩」的特點,是詩歌的內容來自國家元首對上主的表白。第十八篇,君王表達出對上主的體會,以及獻上由衷的感謝;第二十至廿一篇,君王再赴戰以先,重新表明上主的能力和信實,並鼓勵眾人,要對上主有信心,一切盡在祂手中。故此,兩篇詩雖然皆出自君王,但他們皆以主為真正的君王,配得受榮耀。
 

icon_history.jpg
  • 《詩篇》第十八、二十和廿一篇皆是以君王的角度寫作,這些「君王詩」在敬拜中發揮怎樣的獨特作用?

在古代以色列人的傳統中,君王扮演著兩個最重要的角色,首先是作為軍隊的領袖、與外敵作戰,也是以色列人初次要求立王的原因:「百姓卻不肯聽撒母耳的話,說:『不!我們一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使我們像列國一樣,有王治理我們,率領我們,為我們爭戰。』」(撒上八19-20)另一方面,君王也是百姓信仰上的代表和模範,例如列王紀上第八章記載,所羅門王在聖殿的奉獻禮上為百姓祝福,並代表以色列全會眾禱告及獻祭。

基於君王身份的獨特性,「君王詩」無論是講述作者自身的經歷(例如第十八篇),還是面對戰事時的一般祈禱(例如第二十、廿一篇),皆可以幫助百姓聚焦到「上帝是可信靠的拯救者、是使人得勝的至高者」這個重要的共識之上。

 

icon_word.jpg
  1. 在榮辱升黜中同行的救主:讓我們重溫一下,從第十五至廿四篇,編者透過詩歌的寫作特別,以扇形的結構,從外至內引導讀者,認識整個段落的主旨。十五及廿四篇是「進殿詩」,強調朝聖者該有的品格和預備;接著第十六及廿三篇是「信靠詩」,強調主是牧者、是惟一的倚靠;之後第十七及廿二篇是「哀求詩」,當朝聖者持守公義、展現對上主的信心,卻受到人無理的攻擊,於是,作者便放擔向上主呼求,尋求幫助。來到十八及二十至廿一篇,我們稱它為「君王詩」,第十八篇,描述一位君王,經歷上帝一次又一次的拯救,使他由衷獻上感恩。
     

  2. 以手潔心清朝見主的君王:來到第十八篇中段,君王重申上帝對聖民的要求,故此,他宣稱自己是個持守公義、手中清潔的君王。無論行事為人,他總努力實踐律法、遠離罪惡,盡力做到無可指摘,以致配得上帝的拯救,回報主的愛。可見,朝聖者不但認識上帝的心意,更深信上帝重視聖民的品格,期望屬祂的人效法主的聖潔和公義,一同經歷上主奇妙的作為。
     

  3. 上帝才是掌權天下的君主:最後,《詩篇》第二十及廿一篇,同樣是「君王詩」,然而,這似乎是君王即將率領軍兵上戰場,向將士們發出的禱文(二十篇),並且為戰爭勝利而感恩(廿一篇)。當中值得留意的是,作者雖為一國之君、國家的拯救者,然而,整篇詩卻強調上帝才是真正的救助者,是君王和百姓的主。並且,上主才是得勝的關鍵:「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耶和華-我們上帝的名(二十7)。」最終,王以「至高者」稱呼上帝,惟倚靠祂,國位才得以堅固。
     

icon_walk.jpg
  1. 在《詩》十八篇及二十至廿一篇的「君王詩」裡,雖然內容是關於君王對耶和華神一次又一次的拯救獻上感恩,但應用卻不限於君王 — 在古近東世界,君王是集體(民族或國家)的代表和保護者,但獻祭者透過頌讀「君王詩」向耶和華神感恩,並宣認耶和華神才是「至高者」(廿一7),曾帶領也將會繼續帶領以色列人勝過不同的攻擊和艱難(二十9、廿一13)。反思:今天,我們都不會是君王,但上主會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上,給予我們不同的位份,例:父母兄姊、職場上的上級、屬靈上的長輩⋯⋯等。試參考本週的幾首「君王詩」,對您演繹上主給您現有的位份有什麼提醒?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