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3.5.21
前言|回主頁|二二年一月《以斯拉記》|二月《尼希米記》|三月《撒迦利亞書》|四月《哈該書》《瑪拉基書》|五、六月《路加福音》|七、八月《使徒行傳》|九月《羅馬書》|十月《希伯來書》|十一月《啟示錄》-上|十二月《啟示錄》-中|二三年一月《啟示錄》-下|二月《利未記》一|三月《利未記》二|四月《利未記》三
五月精選《詩篇・卷一》壹 每週閱讀內容
第一週:導論|以生活與歌聲回應上主(2023年5月7-13日)
第二週:詩一1-二12 序章|有福的抉擇和應許(2023年5月14-20日)
第三週:詩三1-八9 哀求|在迫害中尋求公義(2023年5月21-27日)
第四週:詩九1-十四7 哀求|在困苦中得到記念(2023年5月28-6月3日)

第三週:詩三1-八9 哀求|在迫害中尋求公義(2023年5月21-27日)
《詩篇》第三至第七篇是一系列的個人哀求詩,以第八篇作總結。當第二篇詩歌告訴大家「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詩二12)」時,人們便進一步問,為甚麼我們要投靠耶和華才得福?第三至第七篇,正說明上帝的保護和拯救,不但如此,三至七篇更呼應第一篇,強調惡人與義人的差異,以及上主終極的審判。最後,作者以讚美耶和華的名作結,透過認識耶和華的創造與管治,鼓勵屬主的人,從悲哀轉向歡呼。

-
在《詩篇》第三至八篇之中,詩人的呼求如何反映了以色列人對「公義」的認知?
「公義」( צֶדֶק及其衍生型צַדִּיק和צְדָקָה)一詞在詩篇第四、五、七篇中多次出現,根據舊約聖經的記載,以色列人早在士師時期,已經將上帝的公義與拯救連結在一起。例如士師記第五章所記載的「底波拉之歌」中,就將上帝幫助以色列人戰勝迦南王耶賓的一事,稱為公義的作為:「⋯⋯ 打水的聲音勝過弓箭的響聲,那裏,人要述說耶和華公義的作為,他對以色列鄉民公義的作為。」(士五11)可見在以色列人理解之中,義人蒙拯救、惡人受懲罰的原則得以維持,正是上帝的公義彰顯。
因此,承接《詩篇》第一、二篇「有福」的主題,三至八篇在詩人確信「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的前題下,向上帝所發出的哀求,不但是為了自身的困境得到解決,更是期待看見統管萬有的主,以拯救義人、懲罰惡人來維護世上的公義,讓全地恢復上帝創造原有的秩序和美好。

-
哀求上帝施恩和拯救:當序言過後,《詩篇》第三至第七篇,作者以個人的身份,向上主發出哀求。「哀求」是上帝子民對主信心的表達,他們相信上主是可倚靠的。第三篇作者深信上帝是盾牌;第四篇透過以往的經歷,肯定惟獨主能使他安然睡覺;第五篇重申主庇護投靠祂的人,並且賜福予他們,成為他們的盾牌。到了第六篇,作者指出上帝是垂聽禱告的主;第七篇,說明上主是統治者和終極的拯救者。編者以遞進的方式,逐步說明上帝的可靠與權能,藉此鼓勵聖民求告主。
-
祈盼上帝公義的彰顯:然而,上帝對子民的拯救,並非是非不份、有求必應的。從第三到第七篇,作者逐步說明,自己所受到的攻擊和迫害,是來自惡人所為。詩歌強調,上主喜愛敬虔與公義(四3-5),恨惡罪惡(五4),要使作惡的人差愧(六8-10),最終,上帝堅立義人,斷絕惡人的惡,成為終極的審判者(七9-11)。所以,當屬主的人一心尋求正直,上帝不但顧念他們,並且拯救他們脫離惡人的攻擊。
-
讚頌上帝看顧的奇妙:編者以第八篇作結,當中提到兩個重點。第一,上帝是整個世界的創造主,一切從祂而來,並且盡在祂掌管之下。然而,耶和華卻看顧微小的人,世人雖然渺小,但主以他們為寶貴,抬舉他們,讓他們認識真神,得到上帝親自的保護。第二,上主是全地的統治者,主不但創造萬物,並且使萬物各從其類、井然有序地運行。並且派屬祂的人,履行管理全地的使命。故此,上主不但要在地上彰顯公義,將罪惡消滅,更保護直正的人,即使義人的困難仍然存在,但深信歡呼終會取代哀嘆,主的拯救終會來臨。

-
正如「閱讀導引」所言,第三至七篇是詩人對上主發出「哀求」的詩篇,而「哀求」是上帝子民對主信心的表達,必然涉及愁困者的悲痛,甚或憤怒之情感表達。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哀求」中涉及對加害者的審判宣告,強調施行的對象是「你—耶和華」(三7、五5-6)或「他—耶和華」(七12-13),表明對上主的仰望倚靠,而不是以己力報私仇。反思:很多時,基督徒會誤以為沒有負面情緒表達才是屬靈的表現,您會不會也有這種迷思?另一方面,《詩》三至七篇如何啟迪到您對上主的信靠表達?
-
經過了《詩》第三至七篇的哀求後,來到第八篇的小結,詩人再次驀然發現上帝是整個世界的創造主,一切從祂而來,並且盡在祂掌管之下。這是詩人一次屬靈經驗的更新,再次從眼前的困境轉眼看見上主的權能,並再次立志宣認上主委派人類作管理的使命(八6-8)。反思:世界、職場、家庭等現況或許有困難紛亂,但上主仍掌權!祂仍期待委派我們在微小的事情上履行祂的「管理」使命。試分享您可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實踐上主的使命?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