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2BS_2023全年限定經卷_Web.jpg

2023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3.3.19

icon_para.jpg

第七週:利十八1-二十27 血與生命|聖民倫常的日常操練(2023年3月19-25日)

之前提到,《利未記》第十八至第廿六章,被視為「神聖法典」,上主藉摩西教導聖民生活的道德規範。而首三章(第十八至二十章),上帝先說明整個道德規範的原則和神學基礎:「你要吩咐以色列全會眾,對他們說:你們要成為聖,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神聖的(十九2,另參二十26)」。這吩咐正是屬上帝的人遵行主教導的基礎,效法神聖的主,生活上實踐聖潔,以致成聖,與神聖的主同行。

icon_history.jpg
  • 在利未記第十八至二十章之中,關於倫常關係的禁忌和限制,佔了相當大量的篇幅,這些規條對於當時的以色列人有何意義?

幾乎在所有的民族文化中,都會對親屬間的性接觸有所限制。此類禁忌產生的原因、限制的嚴格程度都各有不同,但在可以帶來更大利益的情況下,這些規定又往往會被毫不猶豫地打破。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利未記時代的埃及人和迦南人,在追求國家和宗族利益的大前題下,例如為了保持王室貴胄的血統純正、以及加速勞動人口的增長等原因,都有相當長時間普遍地接納近親婚配的行為。

相對於此,利未記對於亂倫的禁止,無論規定的嚴格程度、對違反者的懲罰強度,都遠超於同時期的鄰近民族。目的是要讓以色列人清楚知道,作為上帝聖潔的子民,倫常關係對他們而言,不僅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道德規範,更是他們遵從上帝的帶領、過分別為聖生活的重要體現,藉此確立以色列人與鄰近民族迥異的聖潔身份。

 

icon_word.jpg
  1. 以神為神的生活:在第十八至二十章,「我是耶和華(אֲנִ֖י יְהוָ֥ה, ʾᵃni yhwh)」是出現次數最多的字詞(共出現26次),上主多次提醒聖民,要過一個「有上帝」的生活。因為他們所認識的神,並非對屬祂的子民不聞不問,主不但看顧當時的以色列民,更對他們的生活有要求。主期望屬祂的人,從迦南的異教習俗中分別出來,而聖潔的生活,正是他們作為上帝子民的特質。包括禁止亂倫、不沉常的性關係。當上帝子民保持倫理關係的聖潔,在道德上不玷污自己,就能活在主的看顧下,並且成為別人的祝福。
     

  2. 十條誡命的實踐:第十九章,可以說是首三章的核心,如何活出「上帝的神聖」?經文提醒屬上帝的子民,實踐聖潔生活並不是天馬行空的,相反,聖潔的生活是可實踐的。為此,全章重述十誡的教導,並作出實踐的建議。當中值得留意的是,第十九章對十誡的實踐,似乎比較則重對弱勢群體的關懷,這也對應第十七章尊重生命的原則。經文不但將孝敬父母作為首要的教導,食用祭物和收割莊稼的原則,都離不開看顧老弱和貧窮;即使對奴僕和外人,作為聖民也要尊重他們的生命,最終,「愛鄰如己」成為聖潔生活實踐的重要部份。
     

  3. 承擔犯罪的後果:到了第二十章,上主藉摩西重申有關聖潔生活的道德規範。然而,這裡的重點,卻在於違背上帝吩咐的後果,當屬主的人玷污自己,他不但活不出主聖潔的樣式,更因自己不道德的行為,承擔後果。不論是焚燒自己的兒女獻予摩洛,還是咒駡父母、娶自己弟兄的妻,這些都是上帝所憎惡的,作為屬主的子民,都必須要按著事情的嚴重性,承擔做這些事的惡果。這不但彰顯上帝的公義,更強調效法主聖潔的生活,是以色列民對上帝愛和拯救的回應。
     

icon_walk.jpg
  1. 正如「簡介」部分所言,《利》十八至二十章的「神聖法典」的基礎和重點是「你們要成為聖,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神聖的」(十九2,另參二十26)。然而,「分別為聖」的重點不是為了與別不同,而是為了上帝的子民能在生活實踐中,體會上帝跟其他外邦神明有所不同的秩序性和整全性(參十一至十五章),以致最終能實踐「愛鄰如己」的教導(十九18)。反思:試根據自己的生活範疇作出反思,今天的我們可如何實踐經文所教導的「愛鄰如己」?當中有沒有什麼困難或突破可與組員們彼此勉勵的呢?
     

  2. 正如「閱讀導引」所言,「神聖法典」的條例是有後果的,當中「處死」和「剪除」兩字共出現了17次之多!當然,今天我們不會按字面解讀實踐,但這樣也實在提醒我們,上主的慈愛與公義是一體兩面的 — 祂誠然希望挽回祂子民的生命,但祂同時不會一味地「溺愛」祂的百姓,祂希望祂的子民能活出與所蒙的「聖約之恩」相稱的生活。反思:試分享一次上主如何在生活中管教與挽回我們的經歷,跟組員彼此提醒勸勉。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