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3.1.15
前言|回主頁|二二年一月《以斯拉記》|二月《尼希米記》|三月《撒迦利亞書》|四月《哈該書》《瑪拉基書》|五、六月《路加福音》|七、八月《使徒行傳》|九月《羅馬書》|十月《希伯來書》|十一月《啟示錄》-上|十二月《啟示錄》-中
一月精選《啟示錄》-下 每週閱讀內容
第九週:啟十七1-十八24|基督審判六:巴比倫徹底覆亡(2023年1月1-7日)
第十週:啟十九1-10|基督救贖一:天上羊羔的婚宴(2023年1月8-14日)
第十一週:啟十九11-二十6|基督救贖二:凱旋與千年管治(2023年1月15-21日)
第十二週:啟二十6-15|基督救贖三:基督最後的審判(2023年1月22-28日)
第十三週:啟廿一1-廿二21|基督救贖四:新的創造與安息(2023年1月29-2月4日)

第十一週:啟十九11-二十6|基督救贖二:凱旋與千年管治(2023年1月15-21日)
當上帝施行審判,刑罰與拯救的行動同時發生,以此兌現主的信實和公義。然而,上主不但為當下受苦的教會施行救贖,祂更展示出一幅終極的藍圖;當世界終結,主耶穌將進行終極的審判,人們毋須再糾纏在犯罪與得救的循環裡;相反,上帝透過約翰所記述的7個異象(十九11-二十15),應許每位屬祂的人,主最終會徹底清除罪惡的根源,讓人重得安息。

-
啟示錄第二十章記載了撒但被捆綁、聖徒復活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的事件,這對當時的讀者而言有何特殊意義?
啟示錄第二十章所記載的、一般被稱為「千禧年」的概念,其實在早於啟示錄的時代已經存在。類似的內容曾出現於兩約中間至主後第一世紀寫成的次經和偽經之中,例如次經以斯拉續編下卷七28:「因為我的兒子彌賽亞,和那些與他同在的要顯現,並要使存活的人歡樂四百年。」偽經《以諾書》第十三章1-2節:「以諾上前對阿撒瀉勒(Azaz’el) 說:『你必不能得享平安;嚴峻的審判要臨到你。他們將會捆綁你,你不會有安息和祈求的機會 ,因為你教人行不義,又因你指示他們羞恥、不義和罪惡的行為。』」以及巴錄二書四十1-3:「列國最後的一個王將被捆綁,全軍覆沒。他被帶到錫安山上,我的受膏者要宣判他一切的罪行,又要將他軍隊的作為全部顯明在他面前。之後把他殺死。受膏者必保護我余下的民,叫他們住在我為他們預備的地方。他的國度和權柄存到永遠,直到這必朽壞的世界完結,直到之前所提及的時候滿足了。」
在信徒備受壓迫,遭受不公平對待的時代,上帝出手制止、捆綁邪惡勢力,拯救信徒於危難之中,建立救主掌權的國度,讓公義得以伸張,正是每個忠於上帝者最合理的期待。因此,啟示錄第二十章關於千禧年的異象,相信是要回應歷世歷代忠於上帝、甚至為此殉身的信徒,說明他們對公義顯彰的期望並不會落空。在新天新地的序幕揭開之前,撒但在地上的作惡必然會被中止,而堅守見證、為主犧牲的信徒,也會因著他們的忠心,經歷與基督一同作王的榮耀。

-
帶著勝利的凱旋:羔羊婚宴過後,約翰記述了7個異象(十九11-二十15),異象中,約翰被帶到基督戰勝邪惡勢力後的情景。首三個異象分別出別在第十九章(十九11-21)。
第一個異象,戰馬再次出現,然而,這戰馬並非準備出征,而是戰勝敵人後,凱旋回歸。由萬王之萬基督策騎白色的戰馬,祂的名為「上帝的道」,有天軍隨著祂。
第二個異象,一方面,基督凱旋回歸、聖徒獲邀參與羔羊婚宴;另一方面,戰場上敗陣的邪惡勢力,天使向飛鳥宣告,邀請牠們參與「死亡的筵席」,瓜分戰場上惡人的屍體,與慶祝凱旋的情境產生強烈的對比。
第三個異象,是描述戰犯的結局。當象徵撒旦的龍、率領象徵政權的海獸以及象徵假先知的地獸,在地上迷惑眾人扺抗上主,最終敗於羔羊以及天軍後,上帝向他們逐一審判,獸和假先知最終一同被扔進火湖裡,跟隨的人同樣滅亡。
-
不一樣的千禧年:接著剛才的異象,約翰的視線,從戰爭結束的場面,轉到皇宮的寶座前,並看見兩個截然不同的異象。一方面,上帝的使者獲委派執行刑罰,將邪惡勢力源頭、象徵撒旦的大龍,再次丟進無底坑裡,被捆綁一千年;相反,那些為見證基督而冒死的人,他們不但復活過來,並且與基督一同作王,與主一起執掌王權一千年。
或許我們好奇,這一千年對當時讀者有何意義?試想想,那時候的信徒,他們眼見的,是教會不斷被迫害、信徒的生活不斷被邊緣。當時從政治、經濟以及宗教的主流,不但與基督信仰形成對立的局面,並且壓倒性的將教會排拒於外。
儘管遵行上帝的道、緊持所信,在世上會遭到排擠與虧損,甚至到離世那天,也未必會見到正義被申張。然而,上主卻藉異象,讓約翰及當時的信徒知道,主必定按公義審判惡人,讓堅忍的人得獎賞。而這天,不用等到新天新地的來臨才會實現,上主要在地上顯出祂的信實的公義,回報各人。
故此,一千年並非具體年數,而是象徵性。千禧年的重點,在於上帝對當時聖徒的看顧,肯定他們堅忍的價值。上帝應該至死跟隨的聖徒,要帶領他們進入一個千年和平的國度,並且與基督一同作王,是過去所有國權無可比擬的。不但如此,在更遠的未來,上主將一次過,將撒旦撤底消滅,帶來永久的和平。

-
十九11-16提及的那「騎在(白)馬上的」,明顯是要跟六2所提及的騎白馬者作出對比。六2的騎白馬者只是四活物中的其中一位,在主的容許下,帶來暫時的戰爭和苦難;但這裡所提及的騎白馬者卻是「誠信」、「真實」(十九11)和「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十九16),即是主基督,祂會帶來終極的審判和永遠的得勝。
祈禱:世上有不同的權勢或價值觀念都會告訴我們,他們是人生出路之所在,但其實都只能帶來短暫的盼望。求神幫助我們,憑信心領受《啟》中提及的遠像,主基督才是真實和最終的得勝者,以致我們今天縱然會遇到困難,仍願走在主的吩咐中。
-
如內文淺釋 (2)所言,千禧年的信仰意義在於主會按公義作出審判,堅忍的人得獎賞,雖然不一定在個人的有生之年能看見,但也不用等到新天新地(廿一章)才實現。即是說,在上主的角度看來,「人」既是個人,也是一個整體,得與失可以在一個人的人生裡呈現,也可以在整個人類歷史舞台中呈現。正如在奧地利作家史蒂芬·褚威格(Stefan Zweig)創作的歷史傳記文集《人類群星閃耀時》(Sternstunden der Menschheit)中記述了人類歷史中不同的重要歷史事件,有的在當時人有生之年已經看見成果,但亦有很多是帶著遺憾離世,卻為後世帶來重大影響的。
反思:你認為神給你今天有什麼使命?如果神對你說,你今天的努力不一定帶來個人今世的成果,你會選擇如何回應神放在你身上的使命?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榮辱得失的?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