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2.10.30
前言|回主頁|一月《以斯拉記》|二月《尼希米記》|三月《撒迦利亞書》|四月《哈該書》《瑪拉基書》|五、六月《路加福音》|七、八月《使徒行傳》|九月《羅馬書》
十月精選《希伯來書》每週閱讀內容
第一週:來一1-二18|超越天使帶來救恩的基督(2022年10月2-8日)
第二週:來三1-四16|超越摩西帶來安息的基督(2022年10月9-15日)
第三週:來五1-十39|超越大祭司使人堅忍下去的基督(2022年10月16-22日)
第四週:來十一1-十二29|超越信心歷史創始成終的基督(2022年10月23-10月29日)
第五週:來十三1-25|以感恩和順服跟隨超越的基督(2022年10月30-11月5日)

第五週:來十三1-25|以感恩和順服跟隨超越的基督(2022年10月30-11月5日)
來到全書的結尾,作者沒有忘記對當時信徒們作出生活的教導。在宣認永恆不變的主耶穌前提下,繼續堅持應有的信仰生活。當中包括教會裡外的相處之道,以及記念正為主受苦的肢體。不但如此,信徒要視自己為獻祭者,無論言語或行動,都要帶著求主蒙悅納的心去做,將最好的呈獻給上帝。最終,大牧人耶穌,必定在我們順服的過程中裝備我們,使我們蒙主喜悅。

-
希伯來書第十三章一開始的「接待旅客」、「記念受監禁虐待的人」、「尊重婚姻」和「不可貪愛錢財」四個勸勉,與當時讀者所面對的處境有何關連?
自主後60年左右開始,羅馬帝國的整體經濟狀況,因著對外的戰爭消耗,加上頻發的天災影響,開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不安定時期。而主後64年羅馬城大火之後,重建羅馬城所帶來的重大經濟壓力,更令到情況進一步惡化。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基督徒受到的打壓和污名化亦達到高峰。為了確保自己的生存空間,信徒在信仰上作出的妥協,除了嘗試透過遵守律法,回歸猶太教的蔭庇之外,在實踐上也很可能捨棄了許多應有的持守,來換取更大的安全感和利益。
從經文中可見第一樣被放下的,很可能是愛心的行為,由於當時基督徒是被搜捕的目標,因此拒絕接待陌生旅客、以及與被捕的主內肢體斷絕往來,是設法自保的一種方式。而另一種製造安全感的可能,就是為自己積累更多錢財,為此甚至不惜犧牲對婚姻的尊重,透過不道德的性關係獲取利益,這樣的情況在當時並不罕見。

-
建立信心的群體,成為敬畏主的人(十三1-6)。作者來到信書的結尾,毋忘將焦點重回教會群體中,鼓勵信徒群體,在教會遵行主的教導,實踐信心生活。首先,既然信徒有主耶穌作為信靠的對象,不但不要因受苦而脫離教會群體,從信仰中退下來;更要愛護身邊的弟兄姊妹,也不要排拒外來的非信徒。第二,敢於承擔教會,與弟兄姊妹休戚與共;對於因信仰而被囚的肢體和教會領袖,不要置身事外,記念他們的需要。第三,或許當時的信徒,當信仰面對前所未有的威脅,不但在信仰上走回頭路,甚至放棄過去一直持守的道德生活。然而,作者勸勉他們,要相信主從沒有丟棄他們,故此,在處理婚姻和金錢上,要活出聖潔。
-
承接先賢的教導,珍惜領袖的付出(十三7-24)。教會群體除了要在生活上對得起主,更要記念教會裡的屬靈領袖。作者指出要記念和順服「領導你們的人」,原因並不是他們特別神聖,也不是他們特別被上帝眷顧。可以想像,當時部份的信徒,面對信主帶來的迫害與艱難,他們拒絕了屬靈領袖的勸告,從跟隨基督的路上退下來。於是,作者提醒當時的信徒,一方面,不但回想教會領袖所說的話,更透過他們堅持信仰的人生,效法他們的信心;將對信靠主的堅持如同祭物呈獻予上帝。另一方面,要顧念教會的領袖,因他們不只是教導主的話,更時常守望信徒,為他們對主的信心而擔憂。故此,順服教會的屬靈領袖,會帶來屬靈的好處。最後,作者期盼整個信徒群體,能被主所裝備,被主所使用,成全上帝的心意。

-
為了實踐之前提及的信心,《來》的作者在最後一章(第十三章)提出了不同的基督徒倫理生活指引,包括好客 - 特別是要記念身在患難中的弟兄姊妹(十三1-3)、持守貞潔(十三4)、不貪財(十三5)、樂意行善和捐助(十三16)、記念和順從領袖(十三7、17)等。反思:試在小組中彼此分享,在上述提及的事情上,如何跟對上主的信心相連?又試分享對您來說,在哪個方面可以加強實踐?
在教會與領袖的關係上,《來》的作者用了兩個動詞去表述-記念(十三7)和順從(十三17),讓我們知道我們需要學習專注於領袖所宣講的神的道,又效法領袖實踐出來的信心。然而,這不是單向的,在18節作者亦呼籲教會為領袖禱告,因為無論是會眾或是領袖,都是整個教會群體的一部分,都歸於同一位「大牧人我們的主耶穌」(十三20)。反思:試試關心一下您的牧者,為他們的需要禱告,在禱告中實踐在主裡的信心。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