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2.10.2
前言|回主頁|一月《以斯拉記》|二月《尼希米記》|三月《撒迦利亞書》|四月《哈該書》《瑪拉基書》|五、六月《路加福音》|七、八月《使徒行傳》|九月《羅馬書》
十月精選《希伯來書》每週閱讀內容
第一週:來一1-二18|超越天使帶來救恩的基督(2022年10月2-8日)
第二週:來三1-四16|超越摩西帶來安息的基督(2022年10月9-15日)
第三週:來五1-十39|超越大祭司使人堅忍下去的基督 (2022年10月16-22日)
第四週:來十一1-十二29|超越信心歷史創始成終的基督(2022年10月23-10月29日)
第五週:來十三1-25|以感恩和順服跟隨超越的基督(2022年10月30-11月5日)

第一週:來一1-二18|超越天使帶來救恩的基督(2022年10月2-8日)
雖然《希伯來書》的作者並沒有署名,但從內文流暢的希臘文、作者再沒提及任何一個使徒的名字,卻提到提摩太的釋放(十三23)來看;加上,使徒教父革利免(Κλήμης, 活躍於一世紀末)在他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革利免一書》中,直接引用《希伯來書》第一章(1Clem. 36:1-6),相信書信寫於一世紀後期,當使徒們一一殉道,到底教會的第二代信徒(來二3:⋯⋯這拯救起先是主親自講的,後來是聽見的人給我們證實了),如何面對人們對基督徒日益增加的威嚇和攻擊?此時,或許有教內的人主張,既然透過摩西律法也能得著上帝應許,不如改信被羅馬認可猶太教,便可免卻生活被邊緣的風險。然而,作者作為教會的牧者,反駁這個主張,認為這不是屬靈生活的出路,作者藉回顧以色列人的歷史並引經據典,重申基督的身份以及基督救恩的重要,勸勉信徒們要靠基督的恩典堅持下去。

-
《希伯來書》第一章和第二章都大量提及「天使」,與受書人的背景有何關連?
舊約聖經有不少關於天使的記載,但在不同經卷的描述之中,天使的形態和工作往往各有不同,留給讀者相當大的想像空間。因此,在猶太人的信仰傳統之中,關於天使向來沒有一致性和系統性的論述。例如徒廿三8就記載,撒都該人和法利賽人為了天使的存在與否而激烈爭論。
然而,當猶太人經歷了亡國被擄、聖經遭毁之後,對上帝施予超自然拯救的盼望與日俱增,從被擄時期後的著作可見,天使受重視的程度亦水漲船高。例如聖經《但以理書》、次經《馬加比一二三書》、偽經《以諾一書》等,天使都佔有重要的角色和地位。甚至猶太的拉比傳統認為,整個以斯帖記拯救事件的成就,都有天使的參與和介入在其中。
來到希臘羅馬時期,猶太人對上帝藉天使施行拯救的盼望,進一步演變成對天使本身的期待。根據歷史資料顯示,第一世紀不少猶太人嘗試透過敬拜天使,獲取對超自然力量的操控,例如得到庇祐或行使詛咒,在當時可以說是蔚然成風,對信徒亦造成一定的影響。使徒保羅就曾在《歌羅西書》中對此表達反對,以及提醒信徒防備有這些行為的人。

-
上帝透過聖子基督說話(一1-4)。比起書信,《希伯來書》更像一篇講章,信首並沒有署名和問候;然而,卻以言簡意賅的方式,說明基督在上帝整個救恩歷史中的角色,以及基督的身份和工作。在末世的時代,祂不但成為上帝啟示的出口(1-2a),祂更是創造主、萬物透過祂的話運行;祂有上帝的尊榮,人起初有上帝的形像,基督卻是上帝的真像;祂來到世界完成救贖工作,並已回到全能者的右邊,上帝的使者(天使)不能與祂相提並論(2b-4)。
-
說話的基督超越眾天使(一5-14)。接著,作者引用《舊約・詩篇》五段詩歌(詩二7;詩一零四5;詩四十五7–8;詩一零二25–27;詩一一零1),說明基督比天使更超越。雖然上帝透過祂兒子說話,和過去透過祂的使者——天使傳話相似,這也是猶太先祖所經驗的;但是,古時詩歌的作者就已經說明,基督不同於天使,那位上帝在末世時代所差來的基督,並非服役於父上帝,被指派完成某項任務。祂本身是至高主,眾天使要敬拜祂,並且永遠長存。
-
莫忽視基督開創的救恩(二1-18)。當信徒認識基督的身份、並且相信祂就是上帝從前藉眾天使預言的那位拯救者時,大家就要作出合適的回應。首先,信徒要份外珍惜主所賜的救恩,免得「隨流失去」(二1-4)。第二,作者引用《詩篇》第八篇,說明基督在救贖的過程中,以卑微的身份完成救恩,並且以苦難的代價使罪人得以成聖。故此,祂降生成有血有肉的人,為要透過自己肉身的死,成為贖罪祭,幫助有血有肉的人從死亡中釋放出來(二5-18)。

-
《希伯來書》的引言(一1-3)很清晰地指出神兒子(基督)是救恩歷史的高峰 - 他是神的啟示(說話)、他承受萬有、宇宙藉他被造、他是神本體的真像等。這是《來》的題旨(topic sentenses),要強調基督是那惟一的投靠對象,而不是天使(如「回到歷史」所提到的,當時有敬拜天使的習俗)、摩西律法、猶太傳統或其他任何媒介。反思:的確,上帝可以藉著不同媒介或經歷「多次多方」地讓我們經驗祂的同在,然而,上帝在基督裡的救贖和看顧是無可替代的。隨著時代發展,社會上越來越多各式各樣的心靈雞湯或人生指引法則,它們有些是從基督信仰延伸出來,有些則跟基督信仰沒甚關係,有些則跟基督信仰的原則相悖。我們有沒有遇過感到矛盾的情況,試在小組中討論一下。
-
面對五花百門的信仰演繹,《希伯來書》作者勸勉當時教會的信徒不要「隨流失去」(二1),要緊緊連於基督的救恩(二3)。而基督的救恩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在苦難中與人認同(二18),以致鼓勵當時的信徒勇敢面對眼前的困難。反思:我們有沒有曾經因生活或生命中的困難而懷疑過上帝的愛呢?《來》二章對基督受苦的價值肯定有沒有對你面對眼前困難有什麼啟迪?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