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1BS_2022全年限定經卷_Web.jpg

2022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2.7.10

icon_para.jpg

第二週:徒三1-六7|新群體的建立——傳道見證的延續(2022年7月10-16日)

隨著耶穌的吩咐和升天,使徒們透過聖靈的同在與幫助,延續了主宣講福音的工作,並按主的心意,建立起教會——天國的新群體。不但如此,信徒們也延續基督的傳道生涯,他們同樣在人群中行神蹟奇事(三1-10)、他們同樣在殿裡教導人(三11-26)、他們同樣受到祭司、文士和長老的審問和敵視(四1-22;五12-39)。然而,當他們願意承擔使命、跟隨主的腳蹤、到處宣講福音時,主耶穌讓他們一同經歷聖靈的大能(四23-31)。此外,初成立的教會在聖靈的引領下,不但建立天國子民新的生活方式,亦因應實際的處境,在彼此共識下,逐漸被組織起來(四32-五11;六1-7)。

icon_history.jpg
  • 迦瑪列在議會的講論中,所提及的杜達和加利利的猶大是誰?

在公元第一世紀,羅馬帝國的猶大行省之中,猶太人的反羅馬行動頻繁發生,杜達和加利利的猶大正是其中兩次反抗行動的領袖人物。

根據猶太史學家約瑟夫的記戴,有一個名叫杜達的人,在克勞第年間、法都思作猶大總省的時候,發動了一次反羅馬行動,但很快就遭到鎮壓和剿滅:「……此時,有一位名叫杜達的假冒者,他說服群眾帶上自己的財產跟隨他到約旦河去,在那裡,他要像先知一樣為他們分開約旦河水,並要為他們提供一條平坦的道路。法都思用自己的騎兵及步兵攻擊他們,並抓住了杜達本人,杜達的首級也被砍下帶到了耶路撒冷。」(節錄自約瑟夫《猶太古史》)(此處與使徒行傳所記載的時間並不一致,學者普遍認為有可能是約瑟夫記述的失誤,或是使徒行傳中迦瑪列所提及的,是另一位同樣名為杜達的革命領袖)

加利利的猶大則是在6-7AD,羅馬元老院成員奎里紐斯(Quirinius)被派遣擔任猶大省稅務審查官的時候,鼓動猶太人拒絕登記財產的命令。他聯同一名法利賽人薩多克(Zadok),聲稱接受羅馬政府的徵稅要求,就等同於接受猶太民族被奴役,號召了大量的跟隨者起來反抗。約瑟夫認為他是奮銳黨思想的開創者。

icon_word.jpg
  • 到底,當時的使徒們,如何追隨基督過傳道生涯,我們試以早期「使徒傳道生活(五12-42)」作為例子:

  1. 這裡提到使徒們施行「神蹟奇事(五12,另參十四30;十四3;十五12)」,當中的「神蹟(σημεῖον, sēmeion)」,《路加福音》出現共11次,這字詞原來有「記號」的意思,當天使告訴牧羊人基督降生的消息,也告訴他們基督獨有的「記號」: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裏(路二12),以此識別救主的身份;而主耶穌在世所行的神蹟,同樣是一個識別他是基督的「記號」。如今,使徒藉聖靈,效法主行「神蹟奇事」,也成為眾人識別他們是基督派來的「記號」,他們延續基督的工作,讓更多人知道救恩已經臨到人間。
     

  2. 使徒們不但效法基督行「神蹟奇事」,也遭到主耶穌相同的命運,受當時猶太宗教領袖的迫害,包括祭司和在聖殿供職的撒都該人(五17),當中亦包括法利賽人和議會的長老(五33)。他們將使徒押在拘留所(五18)、打了他們、羞辱並警告他們(五40),正如基督在世受辱一樣。作者沒有隱瞞信徒因信主而付上的代價,相反,經文誠實地說明當門徒效法基督,他們繼承的不只是天國的道,也承受傳道者所背負的挑戰和迫害。
     

  3. 然而,在充滿威嚇和辱罵的氣氛下,使徒們並沒有退縮。相反,他們甘心被捉拿(五18)、甘心被打受辱(五40-41)。正因為他們的信心,使徒和教會眾人便一同經歷主的大能。他們不但經歷在監牢裡神蹟地被釋放,更肯定主的旨意(五19-20)。最終,他們信心被堅固,無懼被捕的危險,勇敢再進入聖殿教導人;在大祭司和議會面前,冒死為基督作見證(五27-32)。最終,使徒們以因傳福音受辱為樂,隨時隨也到處傳道,在各種的阻撓下,福音的工作,沒有任何人和事能禁止(五40-42)。

icon_walk.jpg
  1. 正如「內文淺釋」所題及,神蹟的原文有「記號」的意思,讓人藉著那些事能認出救恩已經臨到人間。因此,神蹟的意義似乎不在於它本身有多神奇,而在於人有沒有因此而回轉歸向神。反思:對您來說,什麼是神蹟?無論是重大的人生經驗,還是平凡如能每天呼吸等,試分享這些體會怎樣讓您歸向神,並願意活出神的旨意?
     

  2. 使徒們的傳道過程並不是只有順利宣講和行神蹟奇事的部分,也會面對不同程度的逆境和挑戰(五17-18、33、40),這可以說是他們因跟隨主而無可避免地需要面對的困難。反思:試分享在跟隨主的過程中,您有沒有經歷過因信仰而產生困難的時候?您會怎樣理解和面對這些困難?
     

  3. 在這段落的最後,當使徒們經歷完各種監禁(五18)、威嚇(五28)、責打(五40)後,經文形容使徒們仍然「歡歡喜喜地⋯⋯不住地教導人,傳耶穌是基督的福音」,這明顯與使徒們的信念有關 — 「我們必須順從神,勝於順從人(五29)」。反思:對您來說,「跟隨耶穌」意味著什麼?在面對因信仰而帶來的困難時,經文中使徒們的反應對您有什麼激勵或提醒?

​編輯:黎光偉、盧啟智、余俊德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