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精選經卷閱讀計劃
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 2022.2.6
二月精選《尼希米記》每週閱讀內容
第一週:尼一1-二10|繼承屬天身份的困難(2022年1月30-2月5日)
第二週:尼二11-七73|實踐屬靈生活的艱辛(2022年2月6-12日)
第三週:尼八1-十39|更新屬靈群體的決心(2022年2月13-19日)

第二週:尼二11-七73|實踐屬靈生活的艱辛(2022年2月6-12日)
尼希米回耶路撒冷的首要任務,是動員已歸回的猶太人重建城牆,結果,尼希米一抵達耶路撒冷,便著手執行此工作。從完成行政手續、實地評估,到組織、監督城牆的修建,他都親力親為。不但如此,在修建過程中,他亦著手處理猶太人的內部紛爭及外族威脅。最終,城牆修建工程得以完成。

-
和倫人參巴拉、亞捫人多比雅和阿拉伯基善是誰?二19
聖經中關於參巴拉的資料並不多,只有從他被稱為「和倫人」可以推測,參巴拉很可能出身於耶路撒冷西北方的上、下伯和崙地區。根據「象島蒲草紙」的記載,在408 BC參巴拉身居撒馬利亞省長一職,且很可能當時已經十分年老,政務由他的兩個兒子第萊雅和示利米雅代理。可以估計尼希米抵達耶路撒冷時,參巴拉可能已經是撒馬利亞的省長,甚至有機會兼管猶大省的政務,所以才會對尼希米的出現大表不滿。
作臣僕的亞們人多比雅在尼希米記之中,常常伴隨著和倫人參巴拉一同出現,「作臣僕的」很可能是表達他作為參巴拉追隨者的身份,而「亞們人」則強調他在血統上與猶太人有別。多比雅一名的亞蘭文形式是「他別」,根據以斯拉記第四章的記載,在亞達薛西年間有一個名叫「他別」的人,參與了聯名上書控告猶太人的行動,有可能就是這裡所說「作臣僕的亞們人多比雅」。
阿拉伯人基善之名在聖經中,僅出現於尼希米記第二章和第六章,根據現代的考古發現,有證據指出基善很可能是當時的「基達之王(King of Qedar)」。基達是阿拉伯部落的聯盟,在波斯帝國時期,基達人控制了加薩地區,對往來以色列、埃及和阿拉伯沙漠的香料貿易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很可能因此與參巴拉、多比雅達成聯盟的關係。

-
對尼希米來說,重建先祖的城(二5)絕非一時衝動,或只是一種民族之情的舒發。他一方面祈求上帝,但同時間,尼希米著實為修建耶路撒冷的工程作詳盡的預備,他不但事先為通行猶大一帶作好準備(二7),來到耶路撒冷,他首先評估整坐城的損毀情況,再召集猶太的領袖,動員他們一起修建城牆(二17-18)。
-
從第四章至第六章,尼希米回顧在修造城牆期間所遇到的三輪挑戰。首先是外族的恐嚇,接著是猶大官長對同胞的剝削,最後,是外族與被收買的同胞串通起來,要下手陷害尼希米,目的是要「叫他和參與的人懼怕(六9, 13, 14, 19)」。這些挑戰一浪接一浪,一個比一個嚴竣;然而,尼希米卻靠主一一勇敢面對。面對外族的威嚇,他帶僕人到前線,親自監督及保護修造城牆的猶太人;遇上官長的剝削同胞,他不但要求官長將利益歸還,自己更身先士卒,拒收資薪;為了避免敵人設局陷害,他謹慎作出每個決定。
-
結果,修造城牆的工程,在上帝的看顧下完滿結束(六15; 七1),身為省長的尼希米,不但派了軍官哈拿尼雅及他的親信哈拿尼(參一2)管理耶路撒冷,他更製定防禦機制,保障城內居民的安全。然而,經文卻表達,雖然城牆已完成,也有妥善的保護措施,但耶路撒冷城的人口卻出奇地少,如何讓聖城和聖殿恢復過去的繁盛?尼希米為此重新檢視被擄歸回的家譜,並為他們重新向上帝立約做準備(第八章)。

-
要服侍上帝、在教會參與事奉工作,單有感動和理想並不足夠,需要認真作準備。從了解教會需要,到持定目標;由發現不足,到裝備自己、上帝的恩賜,並按步就班地作出嘗試,每個過程都非常重要。另外,事奉是整個教會群體的事,不能以「我只向上帝負責」作為拒絕溝通的藉口,我們需要與教會的肢體建立關係。今天,我們有否為我們的事奉作好準備?
-
事奉不但需要計劃和預備,也需要挺身而出的勇氣。許多時候,我們對事奉心存許多想法和期望,也努力裝備自己,不斷進修屬靈知識;然而,當面前有事奉的機會,我們許多時卻因種種顧慮而不敢承擔。或許,事奉需要計算代價;但同樣需要有站出來和堅持的勇氣,我們今天有否看見教會的需要?我們是否願意為主踏出信心的一步?
-
弟兄姊妹,您曾否試過、付上十足的心力和時間事奉,卻得不到遇期的結果,甚至遭到批評、得不到正面的回應?事實上,事奉的好壞,從來不能單從事工的結果和成效去衡量。不竟我們的工作只是上帝計劃的一部份,作為事奉者,我們的視野有限,我們能夠做的,是忠於上帝給我們看見的,堅持下去、盡力完成。今天,您有否為手上事奉的效果不彰而灰心?